為慶祝建團100周年💚,團結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永遠跟黨走、奮進新征程,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,4月19日上午,2021級心理碩士班團支部在線上進行了“黨的青年運動史”專題學習會活動。同學們在會前自主觀看並學習了《請回答🍻,1922》《我是共青團員》《重逢(這一代年輕人,還有不計生死的血性嗎👮♀️?)》等視頻,會上由團支書呂承穎帶領大家進行了學習心得的交流與分享。
心院學子說
1922年,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🎗⚇,中國共青團成立了,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,在此後的歷史進程中,中國青年的身影始終站立在偉大變革的前沿:他們喊出的口號,每每成為時代強音;他們展現的風采🤠,往往標示著時代精神。雖然時代在不斷變化,但愛國青年與國家民族的血脈聯系沒有變,“以天下為己任”的胸懷擔當沒有變。
青年興則國家興,青年強則國家強🌸。從為了民族榮光團結一心、奮力拼搏、不負眾望、攜手奪金的冬奧健兒們,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眾誌成城、不畏艱險、無私奉獻的青年“逆行者”,中國青年一次次證明了自己,證明了我們是未來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🛍️。追求卓越👨👨👧👦,是我們不斷前進的目標👳🏿♂️,在上海的疫情中,我周圍的同學也參與到了援滬醫療團隊中,他們沒有說累,而說感謝生活在這個時代,讓他們能夠發揮出青年人的力量。在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中🧎,我們都要發揮自己的力量,讓世界看到中國青年的風采。
——2021級碩士生楊開潤
心院學子說
提到“為人民服務”🌳、“有困難沖在第一線”等話語🗑,人們總是很容易想到共產黨員☆。同時,在黨組織下面🆗,還有一支不容我們忽視的青年先鋒隊👩🏼⚕️,那就是共產黨的預備隊--共青團👨🏻🦼➡️。
青年,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,也是社會不斷前進發展的力量來源之一。今日之青年🧑🏻🔬,就是未來各行各業的壯年力量🌛。當今時代,信息爆炸式發展,青少年的思想尚不十分成熟,容易迷失於紛繁復雜的世界之中。共青團在青少年思想成熟發展的進程中,肩負著重要的使命,讓廣大青少年們🏋️,團結在團徽黨旗之下,學習黨的思想🦡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,建立起“為人民服務”的信念。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共青團🌛,我們絕不會成為“垮掉的一代”,未來的青年,也不會垮掉🥵,青年們🦯,將會源源不斷的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光榮的使命中去。
——2021級碩士生王經暉
心院學子說
在這次團會活動之前🧑🏽🍳🫰🏻,我觀看了兩個微電影,第一個是《我是共青團員》,第二個是《重逢》。在《重逢》裏面,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肖思遠戰士的故事,在微電影的彈幕上🧏🏻♀️,有一句出自清代詩人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中的“青山處處埋忠骨,何須馬革裹屍還”🙅🏽♂️,在這個社會上🗒,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化作春泥呵護我們社會的安寧🎇。
這讓我聯想到我們現在非常重要的一個戰役🌬,那就是抗擊新冠疫情防護戰。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中👌🏿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青年一代不怕苦,不畏難🏄🏽♀️👨🦲,不懼犧牲🦹🏻,用臂膀扛起江山的責任,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🚦🎳,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。”我身邊就有一群激揚澎湃的青年人在默默地付出👩🏼🚀,為我們的社會奉獻出他們的微薄之力。他們在社區,在隔離點,在醫院,默默地在和新冠疫情做鬥爭😓。他們可能不是完美的人👱🏽,但在工作中他們會傾盡自己的力量把工作做到最細致🛌🏼、最完善。向他們致敬!
——2021級碩士生範維
圖/王博
文/呂承穎 張琦
編輯/李璇玥